长沙市电子工业学校
附近地标:宏建大厦, 湘雅医院, 上麻园岭巷
商户简介:学校位于长沙市蔡锷北路551号,与市第二医院为邻。校园面积2.17万平方米,建筑面积1.36万平方米。现有在职教职工152人,离退休教师104人。其中在职高级教师29人,中学一级教师71人.党员共86人。 学校的前身为湖南私立福湘女子中学,于1914年5月17日(即民国三年)由在长沙的美国基督教──长老会,以教会慈善事业为名,倡办的一所女子学校。当时有遵道会响应。长老会推派美籍传教士慕亚娜担任福湘女子中学第一届校长。1919年由美国凌支尼女士继任第二届校长。1927年到1928年秋停办。1928年秋至1 952年10月改由美国留学生蒋嵝任第三届校长。其中1945年至1952年 ,因蒋嵝生病,由范琯代理校长。这是一所以教会为背景,外国人在长沙市开办的女子中学。创办时系旧制四年制,共四个班,兼办幼稚师范一班, 普通师范一班。1924年秋改办完全新制中学,初、高中、各三班,截至改公立时为止,共办了高中33个班,初中41个班。 该校曾一度外迁。1930年10月迁移武昌,1931年春迁回原址。抗日战争爆发,1938年迁沅陵,1945年1月迁回原址。曾由私立艺芳女中代办一个时期。因抗战时期艺芳女中停办,原有班次交福湘代办,合班上课,报案表册及毕业证件等仍用艺芳名义,原有班次毕业后,即停止代办。 1949年8月长沙解放,驻学校教会退出学校,外籍人员离校回国。1951年6月25日,经中南教育部审核批准,湖南省人民政府以教贰[51]字02630号文件通知,由湖南省人民政府文教厅接管。1952年11月10日,湖南省文教厅报中南教育部批准,由私立改公立,更名为“湖南省长沙市第二女子中学”(见湖南省人民政府教育厅中教科152卷宗)。1956年6月26日,市人委会教[56]字第124号文件,将长沙市第二女子中学更名为“长沙市第十中学”,仍只招女生(见市委组织部1956年149号卷宗第103页)。1960年下期曾招收一届高、初中男生,次年仍不招男生。 “文化大革命”时期,由市委统一派出工作组进驻学校,至1967年12月撤出工作组,由军宣队进驻学校。1968年8月成立长沙市第十中学革命职工联合会,简称“革联会”。1968年8月21日军宣队离校。1968年10月由市统一安排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学校。1969年元月10日,市革委会政治部教卫组发出《关于工厂接管学校的安排意见》,长沙市油脂化工厂派出工宣队接管学校,将学校改名为“长沙市油脂化工‘五.七’中学”。同年9月,又恢复健全革委会,随后由省建六公司、市机床设备维修厂,市化厂派出工宣队进驻学校直到1978年4月工宣队撤离学校。1969年11月24日,市革委会长革发[69]194号文件批准成立“长沙市第...
具体地址:蔡锷北路551-553 
长沙市电子工业学校地图位置
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相关信息
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附近其他教育培训相关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