营业时间:09:00-22:00
经营规模:车位:有; 外卖:有; 客容量:100人
附近地标:经贸大学; 千鹤家园; 芍药居北里
商户简介:湘菜能够挤身中国八大菜系,这和岳麓书院高悬的“惟楚有才,于斯为盛”的自信是有必然联系的。湘菜口味重在辣酸香鲜软脆,著名的菜式有东安仔鸡、腊味合蒸、剁椒鱼头、酸豆角肉末和清蒸水鱼(这里的水鱼指甲鱼,湘菜馆里还分野生和养殖两种)等等。天津的湘菜馆寥寥可数,到了湘菜馆,不可不吃的就是剁椒鱼头。做剁椒鱼头必须挑选大个儿的鱼头,洗净了,一劈为二,但又不能劈断,根部稍稍连着,用盐、料酒腌了,倒上豆豉、蚝油、大蒜等调成的汁,再满满地撒上剁碎的过油辣椒,上锅蒸熟后,点上些葱末、香菜,就可以上桌了。只见伙计端着一尺半的大盘上来,先吓了一跳。满满一盘红彤彤的辣椒将鱼头覆盖的严严实实,拨开辣椒,方见白色的鱼肉,混合着辣椒味道的香气扑鼻而来。夹一口鱼肉放在嘴里,肉质鲜嫩恰到好处,特别是鱼唇以及鳃后的那一小块鱼肉的滋味,妙不可言。鱼肉入了味儿,全然不见了土腥,只留鱼头的鲜美,难怪点这道菜的人都吃得酣畅淋漓。 这剁椒鱼头的来历,据说可以追溯到雍正年间,当时正大兴文字狱,著名的反清文人黄宗宪,在出逃的路上,途经湖南的一个小乡村,借住在一个贫苦的农户家。恰好农户的儿子从田间池塘中捕回一条河鱼,解了女主人的巧妇之愁,于是就用河鱼做菜。鱼洗净后,鱼肉放盐煮汤,再用自家产的辣椒剁碎后与鱼头同蒸,不想黄宗宪吃了觉得非常鲜美。回家后,他让家里的厨师将这道菜加以改良,于是便有了今天的“剁椒鱼头”。 剁椒,顾名思义,就是剁碎的辣椒。辣椒并不是土生土长的国产物种,它原产于中南美洲热带地区,是印第安人最重要的一种调味品。1493年辣椒传入欧洲。16世纪末,辣椒才作为一种观赏的花卉被引进中国,但尚未用于饮食。明代高濂的《遵生八笺》(1591年)中,有辣椒在中国最早的记载,“番椒丛生,白花,果俨似秃笔头,味辣色红,甚可观”。辣椒传入中国有两条途径,一条是经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南中国,在云贵、两广生根发芽;另一条是走黄金古道丝绸之路,从西亚进入甘陕,在西北栽培。西北人吃辣椒,虽然没有现在的四川人食辣那么凶猛,但也是必不可少的佐餐佳品。陕北各家门口挂的除了玉米,就是红红的辣椒串。小时候住在西安,母亲经常和邻居讨论辣酱、辣油的种种调制方法。放学回家,通常可以用馒头蘸着辣椒油,作为饭前的开胃点心。 来望湘阁,一品湖南菜之美味。
具体地址:朝阳区惠新东街经贸大学正门对面北

